讀完〈瑞士記者眼中的台北〉,確實有感受到一些小小震撼,相當客觀、認真,正確卻又不盡然,不管怎麼樣,至少讓我們得以看到不同的觀點。
就算是每一年都回台北一次,也還是會覺得台灣的變化真的不是我們這種活在「美國時間」可以追趕得上的。每一次回去,都完全像個觀光客,走到哪拍到哪。每一次,都對家鄉有新的感受。今年,由於表弟妹即將升學,也對文中的『補習』身有同感—孩子們真的是『補』到不行。而和朋友聊天後的感想,也對大家日以繼夜讓我望塵莫及的工作時數敬佩不已。三個字簡言之就是:「衝衝衝」哪!
一樣24小時一天,卻唯恐唸的書不夠,補的習不夠,上班時數不夠。雖然表弟們因為作文班有無限暢飲而樂此不疲,但我還是不太能明白補作文這樣的概念。除了作文,還有數學、理化、國文、英文,可能還得去學音樂跟美術。表弟的星期六課程從早排到晚上,一樣這樣走過升學路的我卻看就吃不消了。表妹唸到眼睛微血管破裂,外甥女唸到視力嚴重衰退。也難怪我們會是近視比例最高的國家。儘管大學多到招不到學生,但是業主、家長或者是學生本身都心知肚明哪些學校唸了也是白唸,擠破頭的還是那幾間,而這些林立的小學校不也成為一種社會資源的浪費?
週遭的朋友工作時數一個比一個長,這也是在美國做台勞的我相當敬佩又為他們感到不捨的地方。有的是一人當數人用,有的是礙於老闆的工作倫理不能準時下班。有加班費的是公司有人性,但大部分都是在「責任制」的公司,再苦都是自己吞。他們的工作很多成就感很高,但是收入不成正比。反觀我沒什麼成就感的工作,就是有算是很規律的上下班和休假可以期待。(希望在我回去之前,這個部分會有很多改善 XD)
我不知道台灣的女人快不快樂,不過筆者提到需求量大的Motel其實我看到很多,至少在高雄基隆都感覺到它們無所不在。 這樣或許才是不正常?曠男怨女或許越來越多,好在好友們都尋得她們的幸福,大部分已有丈夫小孩,快樂的生活著。在離婚率這麼高的現在,真的很高興好朋友們都有好歸屬,也讓遲遲還沒要結婚的我對這檔子事抱著正面的態度。(今年回去就有4門喜事卡在兩個好日子裡。兩起撞期,而一起因颱風延期,所以我參加了兩席。我回台灣辦事也是很講求台灣的效率低—每天早起,行程從早排到晚,要陪家人也要見老朋友,要跟家裡去玩也要跟老友吃飯,還要跟廠商接洽事宜。)
也許真的是因為台灣這麼小又這般孤立,我們想要做到最好而無法被忽略,因而變得急功近利。但是希望台灣的孩子不必過得這麼辛苦,女人們可以快樂幸福,男人不必壓力纏身。套一句以前我們內中的老校長的名言:「要會唸書,也要會玩」才是一等一的好學生。人生,也是。